IEEE PES Day 2025成都分会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 未来技术研究院顺利举办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30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IEEE PES Day 2025成都地区活动于2025426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是《Clean Energy, Smarter Grids, Better Lives》(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活动由IEEE PCCC指导,西南交通大学未来技术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IEEE PES成都分会、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分会主办

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IEEE FellowIEEE PES成都分会主席、西南交通大学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吴广宁教授,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王涛教授,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助理邓友均老师,电气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王鹏老师,IEEE PES成都分会主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郭裕钧老师,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朱光亚老师,除此之外,IEEE PES Day中国区大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运筹研究中心主任钟海旺老师线上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开场与开幕致辞

IEEE PES Day成都分会大使、活动主持肖嵩教授开场,介绍了线上与线下与会的各位嘉宾,并对到场的老师与同学表示热烈欢迎。IEEE PES成都分会主席吴广宁院长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组织活动的IEEE PES Day大使与学生志愿者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PES Day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更代表着我们对全球能源转型的积极参与,以及科研工作者对可持续未来的共同承诺。吴院长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大家能激发科研灵感,拓展合作空间,共同推动电力与能源领域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1 PES成都分会主席吴广宁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运筹研究中心主任、IEEE PES Day中国区大使钟海旺副教授致辞,他指出,面对数据中心能效革命、碳资产精准计量等世界性课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球协作的创新方案。PES Day活动期间,IEEE PCCC联合中国26位活动大使举办了19场学术活动,相信这些活动在未来能让更多力量与成果转化在零碳城市的建设中,真正实现"智慧赋能能源,科技普惠全球"的愿景。致辞结束后,本次活动主持人肖嵩教授宣布技术讲座开始。

2 钟海旺老师致开幕辞

3 IEEE PES Day大使、本次活动主持人肖嵩教授


二、技术讲座

技术讲座嘉宾是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王涛教授。她以《极端天气对光伏电站出力预测的挑战及其技术提升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光伏功率预测技术的前沿进展。面对极端天气下预测精度骤降的问题王涛教授提出"时空耦合+多模态融合"技术路径:通过GCN-LSTM混合模型挖掘光伏阵列间时空关联性,在台风、沙尘暴等场景下降低预测误差她强调,随着中国光伏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发展可解释AI模型、轻量化部署及多能源耦合预测技术,将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突破方向。

4 王涛教授技术讲座

第二位技术讲座嘉宾是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助理邓友均老师。他以《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城市居民智能楼宇灵活性挖掘和利用》为题,深入探讨了用户侧柔性资源的优化利用策略。为解决居民用能随机性强、隐私保护需求高等挑战,邓博士提出"灵活可行域"理论框架:通过VCFL模型量化楼宇聚合灵活性,结合双层能量管理架构,在保证用户热舒适度等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停电期间未服务负荷量。他指出,随着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渗透率攀升,构建新技术体系将成为破解多元分散资源协同优化难题的关键,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低成本、高响应的灵活性支撑方案。

5 邓友均老师技术讲座


第三位技术讲座嘉宾是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王鹏。他以《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等值建模研究》为题,深入剖析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系统稳定性挑战。针对传统等值模型泛化能力弱、参数辨识精度低等核心问题,张教授通过相空间重构与Two-step聚类法实现ADN运行场景智能分群,大幅压缩待辨识参数;结合改进EKF算法与卡方检验,攻克时变负荷参数的高斯噪声抑制难题。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8%,发展基于CNN的非线性映射特征提取技术和多目标优化参数辨识方法,将成为提升等值模型跨故障泛化能力的关键路径,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精准建模支撑。

AC0F

6 王鹏老师技术讲座


第四位技术讲座嘉宾是IEEE PES成都分会副主席郭裕钧老师。在技术讲座前,他为与会嘉宾以及参与学生介绍了成都分会的具体情况。接着,他以《输电线路绝缘子状态高光谱检测方法及应用》为题,系统阐述了电力设备智能检测的创新解决方案。针对传统绝缘子检测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郭老师开发了基于高光谱多维特征融合的检测体系:通过迭代保留信息变量法将数据压缩至关键特征波段,结合概率神经网络分类模型,使玻璃/陶瓷/硅橡胶基材污秽检测准确率达90%以上;基于紫外-电晕-热老化多模态实验平台探明了双吸收峰与老化程度的定量关联规律。他强调,随着中国超1000万只复合绝缘子的挂网运行,发展机载高光谱巡检与数字孪生技术,将成为实现输电设备"状态可测、风险可控"的核心路径。

7 郭裕钧老师技术讲座


第五位技术讲座嘉宾是四川大学副教授朱光亚。她以《配网电缆系统绝缘劣化机理、状态诊断及故障监测技术研究》为题,从电缆绝缘材料在潮湿、热应力和电场复合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变出发,阐明了绝缘劣化的物理化学机理。针对现有局部放电检测灵敏度不足、在线监测数据冗余度高的难题,朱老师提出了新的故障敏感特征提取方法,并将改进型小波包变换与多维卷积神经网络融合,用于在线采集信号的自适应降噪与关键缺陷模式识别,大幅提升了诊断准确率。

8 朱光亚老师技术讲座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来自多所高校的同学们就技术讲座内容展开了讨论,并向与会专家积极提问。这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行业前沿的学习途径,还搭建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9 现场全景照片


三、颁奖仪式

在颁奖仪式上,成都分会主席吴广宁教授为五位受邀作技术讲座的老师颁发杰出演讲者荣誉。为感谢成都分会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IEEE PES成都分会大使肖嵩教授为成都分会主席吴广宁教授颁发最佳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