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西南交大何川院士:搞科研不能坐而论道,把先进技术带到工程建设第一线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15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何川

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在土木工程领域,西南交通大学的何川教授是响当当的人物,是行业内公认的专家。在武汉长江隧道、南京长江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等多座大型越江跨海隧道的建设中,他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难题。除此之外,北京、深圳、广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汉等地的地铁修建,都有他的身影。何川教授为我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西南交通大学何川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13日,记者采访了何川教授,与他聊了聊隧道与地下工程,聊了聊科研的苦与乐。
当选工程院院士
是一份荣誉与责任,更是新的起点
11月22日,何川正同往常一样忙碌在科研工作一线。手机里,祝贺的信息一条条“涌来”,他才得知自己当选了工程院院士的消息。“当选院士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新的起点。”何川说,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这份荣誉代表着国家、同行认可自己在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所作出的成绩,也承载着团队的付出、学校的培养和家人的支持。
在何川办公室柜子里,摆放着很多的证书和奖状,从教36年,他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每个奖杯、每张证书都是一个故事。”何川说,每一个奖杯的获得都来之不易,它都离不开个人的奋斗、团队的协作,在奖杯的背后,是苦难和坚持同行。
“当选院士,身上的担子比以往更重了,要对得起这个称号。”何川说:“接下来将带领团队继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努力在隧道工程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做科研不能坐而论道
要到实际生产第一线去
何川有着丰富的求学经历:他本科在重庆交通大学学习公路工程专业,硕士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之后去往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师从国际著名盾构隧道专家小泉淳教授。 毕业后,何川回到西南交大任教,做过助教、讲师,也做过系主任、院长,一步步成长为首席教授、副校长、院士,可以说,何川与西南交大有着“不解的情缘”,何川也与这所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兴的学校共同成长。
一路求学、工作,何川对土木工程的兴趣日益浓厚。长期以来,他将大型复杂隧道的结构分析与安全控制研究作为研究方向。“这是相当难的一个方向,也是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出成果的方向。”除了兴趣使然,何川更看重的是适应国家需求。
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建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势在必行,而攻克交通隧道工程技术难题,就是何川和团队所要做的事情。据何川介绍,当前,我国西部山区铁路的隧线比基本在60%-70%,川藏铁路的隧线比甚至高达82.6%,还要面临地质环境恶劣等诸多不良影响,难度可想而知。
“工程技术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纸上谈兵,应该到实际生产第一线去,要结合实际工程做创新性的研究,要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反映到工程建设第一线。”何川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几十年来,何川奔波的足迹遍布全国,川藏铁路、二郎山隧道、鹧鸪山隧道、武汉长江隧道、南京长江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为了勘查地质情况,已经记不清自己往来的次数。“太多了,一年来来回回不知道得多少趟。”每每看到一条条高铁、地铁通车,何川心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重大工程“减负”,解决难题,他不断重复着:“过程再辛苦都值得”。
人才选拔与培养
既要看分数,又不唯分数
如今的何川,虽然承担有行政事务,但是只要不出差,每天都会到实验室和同事、学生讨论科研思路,询问科研进展。
在学校里,何川是最“抢手”的导师之一。不过,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既要看分数,又不唯分数。
他会花时间和学生来一场深度交流,在面谈中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科专业的兴趣,对科研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面对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特长的研究生,他会根据每个人具体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点,来规划学生的研究和个人发展方向,充分培育、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方勇教授是何川的学生,也是团队的骨干成员,深度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聊起与老师一起工作的感受,方勇打开了话匣子。在方勇眼中,何川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老师,他可以通宵赶一份材料,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地作汇报分享;他也是甘于付出的老师,“无论是做人、做学问还是做工作,都是精益求精,深深触动着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方勇说。
“从求学到工作,我一直在一条叫做奋斗的路上前行。从小地方走到大都市,走向世界,站在了技术创新的前沿,一路走来,即便充满了荆棘,也没有停下来。”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卡脖子难题,何川和他的团队一步一步走了过来,用信念和坚守,迎来了一道又一道曙光。何川说,后面的路还很长,要保持顽强的毅力和客观的心态,不要把搞科研当成苦行僧,要快乐地走下去,无怨无悔。